2022年全球及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预测分析:中国成为主要驱动力

  中商情报网讯: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根据功能主要可分为数字芯片和模拟芯片。集成电路行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其产业链主要由“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三个环节构成,其中,集成电路产业是以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因素的产业,在设计环节上技术与资本高度密集,是带动整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因素,也同样是经济附加值最高的环节。

  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与下游应用的发展密不可分,由于智能手机等电子科技类产品出货量快速上升,导致对集成电路产品需求快速增加。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2767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354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4%。而在2019年,全球5G产业布局速度较慢,且存储器价格下降,导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出现较动。预计未来几年,伴随着以5G、车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的推广,更多产品将会需要植入芯片、存储器等集成电路元件,因此集成电路产业将会迎来逐步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将达4080亿美元。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虽起步较晚,但凭借巨大的市场需求、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众多优势条件,已成为全世界集成电路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近年来,随着消费电子、移动互联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电子等市场需求的不断的提高,以及国家支持政策的不断提出,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快速。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4336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045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3%。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2036亿元。此外,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体系来看,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三个子行业的格局正一直在变化,芯片产业链结构也在一直在优化。其中,芯片设计业保持快速地增长,占比逐渐上升,2016年销售额规模已超过封装测试业,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一大行业。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行业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