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生产体系数字化改造等《江西省石化产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2-2025)》印发

  

实施生产体系数字化改造等《江西省石化产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2-2025)》印发

  强化石化产业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构建分级推进框架体系,结合现有基础和优势统筹考虑,在市场引导下找准主攻方向,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梯次推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

  为贯彻落实工业与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水平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江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动数字化的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有关要求,加快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石化产业融合,提升本质安全和清洁生产水平,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结合我省石化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计划。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数字中国建设战略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推动数字化的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决策部署,围绕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数字技术与石化产业深层次地融合,助力产业碳达峰、碳中和,促进全省石化产业绿色、低碳、安全、可持续发展。

  1.总体设计、梯次推进。强化石化产业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构建分级推进框架体系,结合现有基础和优势统筹考虑,在市场引导下找准主攻方向,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梯次推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

  2.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充分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石化企业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有序推进石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更好地发挥政府在方向引导和政策支持方面的作用,统筹整合资源,加强分类分级指导,明确发展路径,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3.数字赋能、转型发展。把数据资源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为路径,促进数据要素价值化,创新数据要素运营与高效流通机制,开启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信息服务与石化产业的深层次地融合,推动产业智能化、高端化和服务化发展。

  1.生产数字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全省石化公司制作工艺流程一直在优化,生产方式逐步实现柔性化、智能化和精细化,生产稳定性逐步的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科学高效。力争到2025年,石油化学工业、氟硅行业等重点领域企业主要生产装置自控率达到80%以上,单位产品能耗和碳排放明显下降。

  2.数字融合应用创新发展。吸引一批数字技术创新人才,研发一批智能化关键技术装备,推动实时优化系统、智能控制管理系统等在石油和化工企业大范围的应用。推进化工园区综合信息平台加快建设,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能力,力争全省认定化工园区全部建成综合信息平台,园区内“上云上平台”中小企业达80%以上。

  3.示范标杆引领成效凸显。开展石油化学工业、有机硅、有机氟、盐化工等重点行业抓点示范,形成推广一批典型应用案例,引领带动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成效凸显。力争培育3-5家省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标杆企业,打造4-5个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5个“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项目)。鼓励建设智慧化工园区。

  4.数字转型生态体系初步形成。以“大数据+云平台+智慧应用”为支撑的石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框架基本形成,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以及智慧园区标准应用体系建立完整,一批专业化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石化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发展壮大,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水平迈上新台阶,数字化安全体系加强完善,全省石化数字化转型发展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围绕石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夯实企业数字化基础,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据通道,以数据供应链引领产业链,推动石化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强化一体化全流程管理精准可控。

  1.实施生产体系数字化改造。大力推进石化行业智能装备、智能仪表替代传统生产装备及仪表,大范围的应用安全仪表系统(SIS)、过程控制管理系统(DCS)、生产的全部过程执行系统(MES)、资源计划系统(ERP)、仓储物流管理系统(WMS)以及可编程逻辑控制(PLC)技术等,实现石化产品全流程动态跟踪、实时监控和综合调度,提高石化公司制作过程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在精细化工、新材料等行业,加大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提高配制、制备、合成、分离等关键工序的数字化水平。支持石化企业围绕生产设备、工厂环境、模型交互、网络连接等方面开展生产设备数字化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价和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的评估认定。

  2.推进管理上的水准数字化提升。带领企业积极应用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决策支持系统(DDS)等,一直在优化企业管理决策方式,提升企业管理智能化水平。鼓励开发石化行业订单管理、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等分析模型,构建高效供应链协调体系,打通生产经营、过程控制、经营管理等各独立系统,实现集中集成和全过程一体化管控,为公司可以提供快速可靠信息支撑、决策参考。

  3.加强平台体系数字化应用。鼓励行业骨干企业自有电子商务平台向行业公共平台转化,推动石化行业产品物流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引导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建设石化行业工业网络站点平台及公共服务平台,培育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服务、运营管理、安全保障等工业互联网应用。鼓励龙头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基于数字化集成的研发体系,推进数字孪生创新应用,提升石化行业新产品研究开发效率和供给质量。

  4.推进智慧园区建设。鼓励全省化工园区依托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加快产业区域的集约化、网络化、智能化提升改造,带领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产品研制、生产设备、原材料供给、检测装备等资源和服务共建共享,打造线上石化产业集群。支持有条件的园区探索“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全面整合有关信息资源,打造数字综合管理平台,构建集安全监管信息分析处理、环境在线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应急救援模拟及指挥调度等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指挥系统,提升园区运行管理、产业服务、风险预警、应急管理和运营决策能力,努力建设智慧化工园区。

  5.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石化企业与电信运营商对接合作,以设备智能管控为切入点,推动5G与NB-IoT窄带物联网、Wi-Fi6、4G LTE、无源光纤网络(PON)、企业专线等的优势互补与协同建设,推广应用工业以太网、工业PON、工业无线、时间敏感网络(TSN)、边缘计算等新型网络技术,增强企业内部信息交互能力。聚焦生产核心环节,加快构建连接厂区、石化产品、合作伙伴的网络,支撑企业间、部门间资源、能力和需求的协调对接,提升企业外网数据传输能力。鼓励大型石化公司实现基于5G的工业互联网在石化生产现场的应用,推动低成本、模块化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在中小企业部署应用,培育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新模式、新业态。

  6.加快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行业企业设备、数据、研发、供应链、运营管理“上云上平台”,实现工业数据采集、分析和云端汇聚,对接融入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企业应用低成本、快部署、易运维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加快工业设施和业务系统“上云上平台”。鼓励工业网络站点平台联合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打造深层次地融合石化行业经验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探索以分布式“云计算”模式,满足仿真评估、数字孪生、工艺推演、虚拟工厂等应用需求。

  7.打造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标杆。针对我省石化细分行业的特点,加快智能装备与流程工业协同创新,提供5G全连接工厂、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指导,深入推动石油化学工业、氟硅、精细化工、氯碱、化工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智能工厂试点,树立一批行业全数字化示范标杆,引领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全方面提升安全环保、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绿色低碳水平。

  8.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智能化升级。综合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数字化技术推动全省石油加工、有机硅、有机氟、盐化工等重点石化产业集群的产业链数据流和业务流有机融合,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协作主体之间信息系统孤岛,建立高效的信息交互管道,实现业务、管理、运营流程的全面集成和高度柔性化。鼓励石化“链主”企业、第三方机构等打破传统供应链逐层转单下达的链条模式,通过工业网络站点平台汇聚设备、产能、产品、供应渠道等资源,快速推进“订单工序撮合、非标服务通用化、云工厂整合”等商业模式创新。把握全球供应链重构机遇,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创新应用,复制建立虚拟物流配送中心,实现石化原材料、中间体线上线下供需精准对接,积极化解供应链断供风险,增强应急保供能力。

  9.健全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围绕大系统、大数据、大平台、大集成建设,积极构建集技术协同、数据共享、应用示范、网络安全于一体的石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依托高校、科研院所、联盟团体、企业等,研究制定石化行业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以及智慧园区标准应用体系,推进试点示范。加强石化领域数字化转型标准宣贯和实施评价,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成果,引领我省石化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10.完善数字公共服务体系。面向石化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推动全省装备、软件、仪器仪表、系统集成商、安全防护等不相同的领域企业紧密协同合作,加快培育一批针对石化行业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加快搭建国内优秀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企业、园区交流合作平台,重点引进一批高能级智能制造及工业网络站点平台,建设专业孵化器、联合技术实验室等创新载体,为企业、园区提供定制化、专业化系统解决方案。发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引领作用,推动石化行业数字化转型系统解决方案复制推广,培育一批基于数字公共服务平台的石化产业虚拟集群,促进产业链各环节良性互动发展。

  11.打造数字化安全体系。建立涵盖石化生产设备安全、控制安全、网络、平台安全和数据安全的数字化转型多层次安全保障管理和技术体系。鼓励石化企业加大对攻击防护、漏洞挖掘、入侵发现、态势感知、安全审计、可信芯片等安全产品、解决方案的规模化应用,促进自主可控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与新业务、新应用的融合发展。明确石化行业大数据安全分级分类管理规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增强数据收集、存储、处理、转移和删除等环节的安全防护能力。充分的发挥省市有关学会、协会和产业联盟引导作用,创新服务模式,提供安全运维、咨询等服务,着力提升石化行业整体安全保障服务能力。

  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协同解决数字化转型中跨部门、跨领域等重要问题。各地要健全工作机制,结合实际抓好落实,按照本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任务,研究制定本地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加快全省石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

  深入研究石化行业专项扶持政策和配套制度,实施一批数字化改造、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升级项目,加快推进石化智慧园区建设,鼓励和引导一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积极上市。统筹现有各类专项政策,加大有关专项资金和政策向石化产业数字化改造倾斜力度,加快实施中小企业上云行动,鼓励开展行业或企业级多层次工业网络站点平台建设。

  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理财产品和服务,开设石化企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推动投贷联动。鼓励金融机构推出梯度化的融资产品,满足多种阶段石化企业的融资需求,引导金融租赁公司为石化公司可以提供智能设备和精密器材等融资租赁服务。推动金融机构、石化企业等加强信息共享,构建数字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体系。

  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鼓励和支持全省高校、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向石化领域输送一批数字化转型实用技能人才。加强企业高层数字化转型知识培训,全方面提升石化企业数字化管理及运用意识水平,打造前瞻引领、决策有力的企业高管团队。广泛吸纳省内外石化领域数字化转型专家,组建专业智库,为石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咨询服务。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技术交流和实训合作,培养造就一批面向石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复合型人才。

  鼓励和支持学会、协会联合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举办石化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主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加强对优秀实践案例的经验总结及宣传推广。鼓励中小石化民营企业家加强“数智赋能”及数字化思维能力培训,激发民企数字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主观能动性。加强媒体宣传,积极展示我省石化产业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慧园区等发展成效,及时提供全国各地推动传统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新思路、新做法、新经验,为加快推进我省石化产业数字化转型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凡本站注明“来源: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的全部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没有经过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的作品,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犯权利的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别的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本站将依照法律来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方式;邮箱:。

  两部委关于印发《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指南(2024—2027年)》的通知

  强国复兴有我——新中国机械工业75周年巡礼 工程机械协会篇

  强国复兴有我——新中国机械工业75周年巡礼 表面工程行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