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热情参加全国林果智能装备产教融合共同体大会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参与全国林果智能装备产教融合共同体大会

  2024年12月20日,“全国林果智能装备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河南林业职业学院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河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杨学勇、洛阳市副市长任丽君参加大会,来自省内外40家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相关企业和师生代表共200余人见证共同体成立大会。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建指导员、党委副书记张保磊,机电工程学院机械教研室主任衡国磊参加了大会。

  在成立大会上,河南林业职业学院校长陈红卫致欢迎辞,向出席会议的各级领导、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大家介绍了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基本情况和林果智能装备研发和应用情况。理事长单位广西民族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葛丽娜代表高校作了发言。理事长单位河南农先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岳轩代表企业作了发言。

  洛阳市副市长任丽君代表洛阳市政府致辞,她介绍了洛阳市市情和洛阳市农机产业优势,建成的龙门实验室、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河南农机装备产业研究院等多个国家、省级研究中心,充分的发挥特种机器人、智能农机装备等一批优势产业效应,着力实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院校四方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智能制造装备的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杨学勇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讲话中指出,推进产教融合高质量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共同体成立搭建了一个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企合作的平台,推动教育和产业深度对接,形成教育同产业需求相适应,同产业体系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对于共同体的建设和任务,他提出,一是要继续深化产教融合。要聚焦破解产教融合合而不深、和而不强的难点,积极探索林果智能装备产教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充分挖掘各方资源优势,不断强化特色产业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畅通专业教师跟岗、企业骨干入校授课渠道,形成衔接紧密、优势互补、多方共赢的发展经验。二是要推动科教融汇。紧盯林果行业发展需求,通过共建研发中心,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制、项目孵化、社会服务等工作,加强林果智能装备应用技术探讨研究和产业化的统筹衔接,聚力突破一批林果领域关键技术,加快林果采摘加工等智能装备技术的转化及产品产业化的示范应用。三是要促进人才融聚。要充分的发挥共同体平台作用,突出校企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享、基地共用,积极地推进现代新型学徒制和工程师培养,着力构建政、行、企、研、教多方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人才教育培训机制,加快培育林果智能装备行业急需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会期间,学院代表一行着重参观了河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果园特种机器人工程技术中心。该中心成立于2016年,多年来一直聚焦于果园特种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带动了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和教科研水平的提高,研发团队先后在全国、省职业技能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等大赛中获奖50余项,取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研发的多种产品大范围的应用农机生产和相关领域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从初代样机的研发,到如今一系列功能完备、应用广泛的林业特种机器人,全方位展现了林业智能装备领域的创新突破与艰辛探索。代表们纷纷驻足观摩,与讲解人员热切交流,进一步探索每一款机器人在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林木抚育等实际作业场景中的卓越表现,为林业与智能技术深层次地融合的成果所震撼。

  值得庆贺的是,经大会审议,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凭借在电子信息、智能技术相关专业领域的深厚积淀,以及长期以来对产教融合实践的执着投入,成功当选为全国林果智能装备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这一殊荣不仅是对学院过往努力的认可,更是开启未来深化合作、协同育人、助力产业升级新征程的号角。

  全国林果智能装备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林果智能装备产教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下一步,共同体将发挥好平台优势,深化校企合作内涵,优化产教资源配置,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聚力打造林果智能装备新高地,培养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为推动林果智能装备水平的再提升贡献更大力量。

  学院代表表示,要把汲取的新理念、新技术带回校园,融入教学,同时依托理事单位平台,携手兄弟院校与行业企业,为培养更多智能装备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推动我们国家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转型全力以赴,持续书写产教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认真向兄弟院校与行业企业学习交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机电一体化、智能制造装备技术等专业建设,认真做好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工作,为学校的高水平发展贡献力量,全力以赴助力行业蒸蒸日上。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