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5-03-05 12:19 | 作者: 安博体育页面登录
近期,上海嘉定区法院对两名汽车维修工人因擅自解锁新能源电池,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分别作出了判决:一人被判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另一人则被判拘役六个月,缓刑六个月。这一裁决引发了广泛讨论。人们不禁疑问:仅仅因为解锁新能源电池,竟会引发如此严重的法律后果吗?
该案件的详细情况是这样的:这两名维修工人是兄弟关系,他们利用芯片读取器、电脑等工具,擅自为客户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进行解锁服务。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新能源电动汽车内置有安全保护机制,当电池在碰撞中受损时,系统会自动锁定电池,禁止电池继续供电,以防止因短路而引发火灾,以此来降低安全风险隐患。按照正规流程,电池一定要经过相应的维修和检测后,才能被解锁。
这两名维修工人为了获取利益,私自采用自己的方法解锁了两块电池,并从中获利五千元。随后,电动汽车公司发现有关数据异常,便立即向警方报案。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的解锁行为导致新能源汽车电池运行数据的失真,严重影响了对新能源汽车安全运作的监管,后果相当严重。因此,他们的行为均已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鉴于两兄弟在庭审过程中认罪态度较好,并愿意接受处罚,法院最终决定对他们从轻处罚,给予缓刑。
燃油车都百多年了,从来就没听说过有这种事儿?大家说一下这是进步还是落后。
车主既然获得车辆的所有权,当然拥有电池的自由处置权利,难道整车所有权不包含电池所有权?
既然修理电池影响安全,那么新车如果电池燃烧爆炸,造成车主死亡,为何汽车厂商不判刑?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更是无稽之谈,按照这一个逻辑,是不是重装了电脑系统,重装了手机系统,厂商都可以报案抓人?
修电动汽车可能会涉及嫌疑违反法律,汽修厂以后即使有技术未必敢修电动汽车。这就是告诉买电动汽车的人,只能去他们的4s店维修和保养,收再高的费用,你也没选权。
既然汽车电池可以由厂家远程控制并解锁上锁的话,那么汽车电池的常规使用的寿命还能信得过吗?
联想到电动汽车如果出现事故,厂商第一时间不是追究产品质量是不是有问题,而是遮挡汽车商标,封锁网络消息。
当自媒体曝光了电动车的质量上的问题,厂商不是改进提升产品质量,而是把曝光者关进监狱。
当厂商肆意践踏消费者权益的时候,法律没选正义和良知,而是和强势的厂商站在了一起。
资本无所谓善恶,但是当资本和犬力沆瀣一气的时候,它们就敢践踏人世间的一切正义和良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中国驻澳洲大使:中国不需要道歉,澳防长:澳军舰去中国附近,比中国军舰来澳大利亚附近更多
最新!泽连斯基乘飞机离开美国,已抵达英国!谈崩后,泽连斯基连说37个感谢,欧洲最快明天开会应对!美方终止对乌电网恢复工作的支持
烤鲍鱼女主生活照曝光,眼神勾人!其男友心机重曾拒10万封口
泽连斯基:当我的士兵穿防弹衣时,总统只能穿战斗服!
微成都周报成都父女冲刺IPO,做游戏年入53亿;新希望超8亿接手“范思哲公寓”;幺麻子正式挂牌新三板
三星 Galaxy A26/A36 5G 手机发布:6.7 英寸屏幕、5000 mAh 电池
摩托罗拉 Edge 60 Fusion 手机渲染图曝光:曲面屏,5000 万主摄
iPhone 16e拆解展示内部构造,Apple C1芯片功耗与信号测试结果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安博全站平台手机版_体育页面登录 京ICP备14037209号-2 京公网安备京ICP备14037209号-2 友情推荐: 安博电竞 | 安博全站平台手机版 | 安博体育页面登录